这届女生越来越“野”了。
年,天猫消费洞察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年购买拳击手套的女性人数同比翻了一倍。此外,攀岩、滑雪、滑翔伞、冲浪、蹦极等极限运动的女性消费者增速同样明显——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从事更“硬核”的运动。
与这种消费现象对应的是女性健身房这样的女性专属运动空间越来越多。以拳击运动为例,上海、重庆和无锡等地都陆续出现了女子拳馆。女子拳馆的纷纷涌现固然是产业细分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女性拳击爱好者遭遇的尴尬——很多时候,拳击运动仍被视为是“男人的运动”,在这里,女性仍然被视为“局外人”。
运动人群之间的部分无形壁垒正在被打破,但这仍然需要更多人、更多社会力量的努力和投入。
想自如上场?有时并不容易
女性拳击爱好者面临的尴尬并不是孤例,事实上,仍有相当多的人因为各种障碍无法畅快地参与体育运动。阻碍人们上场的首先是有形之墙,比如“去哪儿练?”是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年末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2.41平方米,仍远低于两位数的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收费水平、时间和装备等障碍都足以让人们运动的努力夭折。
▲今年两会期间,网友在央视平台留言,提出了场地少,收费高的痛点。
不过对有些群体来说,面临更多的则是无形的障碍。长期以来女性在体育运动中是受到压抑和被异化的。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在东京奥运会夺金后被记者问道“打算什么时候做女孩子?”,自由搏击运动员张伟丽也经常被质疑“是否有男人敢要”。女性在日常运动时也很容易成为被凝视的对象,在练臀时被人注视、自主练习时被打断并以纠正动作之名接触女性身体的事例也并不少见。为了避免来自男性的指点和“凝视”,大多数的女性倾向于选择一些符合女性气质想象的项目,而勇敢选择了拳击和足球这些“硬核”运动的女性尤其要面临社会期待这把“软尺”的规训。
在女性运动社会学专著《凡身之造》中就有一个生动的案例,受访者S因为塑形的需要开始打拳,打拳让S的生活起了变化:“我的朋友们觉得打拳很厉害、很帅……那段时间,我的很多同事就跟着我积极地去做运动。”但练拳时S也一直面临一种内化的规训,害怕练出肌肉。随着训练强度增加,S的手臂还是变得越来越结实,这也让她受到了同事的非议:“你别练得那么狠行不行?你这样有点儿太男性化了!”。最终S放弃了拳击,转向了女人“应该”练的瑜伽运动。
S的例子反映了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身体技能学习的约束,S看似脱离了他者目光的注视,选择了一项跨性别的运动项目,但是实际上她并未脱离他者的目光。
撞上无形之墙的还有青少年。在中国,普遍存在着“14岁”现象,即当青少年在14岁左右面临体育和学业矛盾时会出于种种压力选择放弃体育。在一档名为《少年说》的电视节目中,一位14岁足球少年的故事吸引了很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