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不要控制我要求服从,不如教

需要随孩子成长不断调整的教育理念

“妈妈,请你不要控制我,我已经八岁了!”女儿气急败坏低朝我喊道。我也快被她被气炸了,但看她那一脸愤怒的模样,再说多少,也全是抵触了。于是,我气冲冲地去厨房准备晚餐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女儿下午放学回来一脸兴奋地告诉我说,学校终于要组织去秋游了,她打算把自己的块积蓄全部拿出来,20块钱作为当天的零花钱,剩余的块买成各种垃圾食品,带去和小朋友分享。我一听,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心想,枉费我辛辛苦苦给她做了这么长时间的财商教育,一次秋游就都忘脑后了,攒了那么久的零花钱,也要全部败光。更可气的是,她计划买的全是垃圾食品:薯片、棉花糖、棒棒糖、果冻、饮料,这些在平时的生活里是绝对限制的。于是,我强忍着心中的不满告诉她,我不同意她的决定,因为花钱太多,而且还全买的是垃圾食品。起初女儿还试图和我讨价还价,我就是不松口答应,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发怒的nvhai

后来等我们都冷静下来,平静地交流时,才从她口里得知,前几次春游和秋游,总是有孩子既没有带钱,也没有带零食,所以当小朋友们一起分享食物时,那几个孩子只能没落地坐在一边喝水。所以她这次要多带一些,给那些没有带食物的小朋友也分享。她还告诉我,有些家长就是不理解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要有多兴奋、多重要,没有食物又没有钱被孤立一边是多么的尴尬。而且大人眼里的那些垃圾食品在孩子们心里才是最有市场的。

听了女儿的解说,我突然间为自己先前的做法感到汗颜了:即便是不同意女儿的做法,至少也应该给去了解一下她那么做的原因吧?她打算将自己辛苦攒了大半年的零花钱一次全挥霍掉,这么反常的行为,除了认为她沾染了坏习惯外,我怎么就不能设想她或许还会有更好的用意呢?

后来仔细回想了一下,的确最近两年孩子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但我似乎还是习惯了直接告诉她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只是一厢情愿地把我认为“对她好”的想法强加给她。现在,是时候该调整我的教育理念了。

尊重孩子,逐步培养孩子独立的决策能力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的确,亲子关系的最终的指向是分离。所以,在他们渐行渐远之前,有必要将必备的决策能力教给他们。

1.请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比起我们压制他们,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反抗我们。即使我们赢了一场战争,成功地强制实施了我们的意志,但是他们可能会变得无精打采和闷闷不乐,一次来报复我们,或者变得反叛、懈怠。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和孩子建立关系。要把他们争取过来。理解孩子的观点,倾听那些引发他们不断行为的情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我们总是忽略孩子在不断成长的事实,总觉得孩子还小,对他们的能力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生活中又习惯了充当孩子救世主的角色,所以会有意无意地打着“都是为了你”的幌子,试图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各种决定,对他们的决定指手画脚,甚至不惜和孩子起冲突,从而闹得鸡飞狗跳。亲子关系搞得苦不堪言,还给孩子因为自主意识的萌生而不再顺从父母的这一段时期起了个专有名词——“叛逆期”,可见问题要有多么普遍。好像只有提到了这个名词,父母们才能得到些许安慰。

所谓叛逆是指向意见相对或者完全相反的两个主体间的产生的摩擦。如果两个主体意见一致就构不成叛逆。而且叛逆期是专门针对青少年儿童说的,因为父母一般不会频繁告诫成年的子女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而成年的子女也没有义务对父母言听计从,即便是有矛盾,也会归结到孝顺不孝顺的范畴。

但是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叛逆期正是他们自觉意识成长到一定阶段后第一次对父母权威的叫板,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父母应该充分倾听孩子的想法,体谅他们的强烈情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有价值的。退一步讲,即便是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至少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父母爱和重视的,从而为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2.请给孩子发言权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孩子虽小,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绪,他们也需要表达,需要被认可。因为孩子从脱离母体开始,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遵循着自己内在的意志成长。他们每天都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馈中调整着自己思想和言行。曾有人言,能够决定人们行为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人们对事实的情感体验。可能一件在我们眼里稀松平常的事情,会在孩子们的内心里引起翻江倒海的反应。所以,作为父母,我们有必要给他们为自己代言的机会,从他们的陈述中获取他们的思想动态,随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传统文化中,总是将孩子看成是半人或者不完全的人,也总是因为“童言无忌”而没有人会把他们的话当真。虽然在上个世纪后二十年因为生育限制,每个家庭里孩子的数量骤减,孩子也逐渐由家庭的边缘状态被提到了中心地位,但他们是作为被保护的角色出现的,虽然被宠成“小太阳”、“小皇帝”,但事实上,因为对孩子的保护心切,急切地想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给未来铺就更好的道路,大人们对他们的包办更多了。外加忙碌的生活,很少有人能够蹲下来,仔细倾听,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又是什么?

孩子的主体地位虽然被确立了,但是孩子的话语权依然没有得到重视。现在学习压力本来就大,同伴间玩耍和交流的时间也少,如果家长再不能和他们倾心交流,那么能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在孩子身上。

3.请给孩子决策机会

那些有机会自己做决定的孩子,在成长中,精神上会变得更独立,他们能够像成年人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和工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未来能够独自应对瞬息万变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决策能力的尤为重要,而决策能力的获得就像小提琴演奏一样,需要慢慢获得,需要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利用一些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事情来培养和锻炼出来。

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在一些没有什么严重后果的事情上将选择权交给他们,比如,今天出门是穿红颜色的衣服还是蓝颜色的,出门是穿运动服还是穿牛仔裤,是穿球鞋还是凉鞋,借此机会告诉他们,任何选择和决策都会对应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实,既然选择,不管结果好坏,都要勇敢地承受。

如果发生的事情超过了孩子的预期,那么他们一定会很沮丧,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和他们一起坐下来,仔细分析决策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让他们在下次决策前考虑得更周到,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踩坑。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担当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决策中考虑得更周全,从而为成年后独立的决策能力做好准备。

观点重申: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变得精神和人格完全对立,能够独自应对未来瞬息万变的生活。因此与其控制孩子,打压孩子的自主意识,不如正视他们的成长,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充分倾听和尊重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决策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

我是慧慧亲子阅读教育群,喜欢我就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6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