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火爆的中国李宁,老板曾为国夺1

北京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604561.html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隆重举行。

开幕仪式上,李宁高举火炬腾空而起,在体育场上“空中奔跑”绕场一周,来到主火炬塔旁边,他点燃引线,火焰立即沿着火炬塔盘旋而上。

随即,奥运圣火在“鸟巢”熊熊燃起,把体育场的上空映照得一片辉煌。

这一幕,惊艳了无数人,全场瞬间沸腾起来。

而李宁之所以能被选为点燃主火炬的人,就是因为他代表了我们的中国体育精神。

他见证了中国体育由弱到强,也见证了中国体育服装从弱到强。

而他不仅仅是见证者,更是一位创造者。

这一路走来,李宁曾站在无限光芒的顶峰,也曾跌倒在最黑暗的低谷。

李宁1963年出生,家乡是广西来宾市,祖籍是广东佛山。

很小的时候,李宁的父亲就想把他培养成音乐家。

可无奈,李宁天生对体操运动特别感兴趣。

在8岁时,他爬到体操学校的窗口,偷看学生们练习翻跟头。他看得非常入迷,一回到家里,就把被子铺在地上,开始练习翻跟头。

之后,父亲只能把他送进体操队。

在17岁,他得到国家体操队教练张建的欣赏,被邀请进入国家体操队。

此后,他就开启了辉煌的“体操历史”。

1982年,世界体操赛上,李宁在男子7个个人项目中,有6项获得冠军,剩下一项获得第三名。

这个结果,是世界体操史上最好的成绩,李宁因此被誉为“体操王子”。

从事体操运动的10多年生涯中,李宁获奖几百项,仅是金牌就高达106块。

后来,李宁被评选为“二十世纪最佳运动员”,与拳王阿里、飞人乔丹等巨星一起登上世界体育巅峰。

这是他体操辉煌的一面,而这位被“封神”的人物,也曾被无数人指责谩骂。

那一年李宁23岁,在体操领域里,这个岁数“算老的”,是很难再做出高难度动作。

再加上长年累计的高强度训练,让他积累了不少伤病。

李宁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他计划在这一年退役。

可此时体操队青黄不接,李宁要是在这个时候走,中国体操队的核心竞争力就没了。

李宁没有办法,不得不延迟退役时间,再为体操奉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事与愿违,这次好心却让他面临巨大的“灾祸”。

在年的汉城奥运会,李宁为了保证能正常发挥,他降低动作难度。

在现场上,他顺利完成了所有的规定动作。

队友们看完,都为他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次稳了。

可转眼间,李宁就被甩出吊环外。

更难的是,李宁本想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项目跳马比赛上。

但他又再次失利,在落地时没能站稳,屁股重重地坐在了垫子上。

在接连失利后,李宁不失风度,笑了笑,然后走出场内。

这两次失误,直接断送了他获得奖牌的机会,还使中国男子体操队“兵败如山倒”。

许多人在看到李宁失误后,都炸开了锅,直接对他进行言语攻击:“什么体操王子,是体操亡子吧”、“输了还笑,丢死人了”。

可理解他的人,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原体操员跳马冠军楼云说:“李宁的笑看起来好像无所谓,但我们了解他的,都知道这个笑比哭还难受。”

更严重的是,有人在知道他的住址后,寄刀片、吊绳给他。

一次失败,磨灭了过去所有的成绩。此时那些指责他的人,或许早已忘记他曾创造了14次世界冠军记录,为我国夺得106块金牌。

在运动会结束回国时,得奖人员走向大厅接受欢呼,而李宁却不敢走下飞机,他等到没有人后,才选择一条小道回去。

但好在,还有一个人手捧鲜花在等着他,这个人就是健力宝的创始人,李经纬。

李宁很感动,他控制不住自己,眼泪滚烫地掉落下来。

他接过鲜花,与李经纬一起走上属于他们的“新天地”。

回国后,李宁宣布退役。

在健力宝的集团帮助下,李宁在深圳体育馆举办了“告别体坛”晚会。现场上,他哽咽着声音,唱了一首《难说再见》。

在退役后,李宁原本想在深圳开办一所体操学校。

但在李经纬的说动下,李宁进入了一个全新领域。

李经纬跟李宁说:“美国一个运动员在退役后替一家鞋业公司做广告,赚了许多钱。后来自己成立了一家专卖鞋子的公司,连名字都是用自己的。”

李宁在一旁静静的听完后,没有感觉。

看着他没有反应,李经纬直接说明用意:“你也可以做一个李宁运动品牌,中国现在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运动服。而我创过业,可以帮助你。”

李经纬这句话,直接说到李宁的心里去了。

因为中国运动员参加世界运动会,每次都是穿着国外服装上台。

李宁参加体操十几年,获奖无数,这点他深有体会。

或许是对体育特有的情感,李宁拒绝了所有邀请他一起发展的人,只答应李经纬的提议,并决心要让中国运动员穿自己国家服装上场领奖。

他先是加入健力宝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并亲自出演,在央视为健力宝拍了一个体育广告。

这个广告花费60万元,却为健力宝挣回了3000万元。

之后,李经纬出资1600万,帮李宁成立李宁公司,专做运动服。

公司成立之初,李宁充分利用了自己在体育界的知名度。

当时,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即将开始,而接力传递的运动服广告,各大国际巨头公司相互争取。

因为这个广告,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和名气。

李宁是从体育界出来创业的,自然深知这个广告的重要性。

可是承办方明码标价,要300万美元。李宁的公司成立不久,他根本没有那么多钱。

李宁非常着急,他直接跑到承包方处,跟工作人员说道:“中国运动员在自家门口领奖,怎么能穿国外品牌的衣服?”

在中国体育品牌落后的年代,一位前奥运冠军说出这样一句话,或许就产生了特殊的意义。

最终,承办方决定放弃高额广告价,直接降了10倍左右的价格,将亚运会接力传递的运动服广告以250万人民币给李宁。

亚运会现场上,李宁穿着白色李宁牌运动服,从一名姑娘手中接过亚运会圣火火种。

这一幕,映入了数亿中外人的眼里。

之后,李宁品牌瞬间风靡中国,在亚运会刚结束,李宁就收到1500万元的巨单。

随后,大大小小的订单不断涌来。

李宁的公司排满了来拿货的人,鞋子在生产完还没进仓库,就立即被经销商拉走。

随着李宁品牌的火爆,在1992年的奥运会上,中国奥运代表团不再穿着外国品牌出场,而是穿着李宁运动服出场以及领奖。

李宁看到这一幕,抑制不住泪水,激动地说道:“看到他们穿着中国李宁品牌领奖,这样的荣誉感,比以前自己拿金牌的感觉还好!”

企业发展越来越大后,李宁发现,公司必须进行改革。

因为他出来创业时,身边都是当年体操队的战友,以及亲戚朋友。

而家族企业往往会牵绊企业的发展,为了能让李宁发展壮大,他决定辞掉公司总经理职务,将这一“交接棒”交给老部将陈义红,自己则到北大读书。

在走之前,他劝退了所有亲戚朋友,包括要求陈义红的亲朋好友离开公司。

对于这些决策,李宁后来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说道:“家族企业做小生意可以,做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生意就不行,职业团队才能更有效率的经营公司。”

把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后,李宁公司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

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体育品牌。

2008年,作为体育界与体育服装界的“领头人”,李宁被选为鸟巢点火的主火炬手。

随着李宁在北京奥运会上点燃了奥运圣火,李宁品牌也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

最高峰时,李宁公司销售额达到92.78亿,超越阿迪达斯,成为国产运动品牌的“大哥”。

在疯狂赚钱的同时,李宁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2008年与2009年,投入了2.11亿元。

李宁品牌迅速成长为国内巨头,离不开李宁“体操王子”的光环。

可高速成长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危机。

随着奥运会光环散去,李宁公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有句老话说,在得意时,更应该谨慎,因为人总是容易陷入在成功的光芒中。

李宁在点燃奥运主火炬后,分店数量不断增加,达到8千。

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很明显是扩张太快了。

奥运会过去后,李宁人气逐步消散,很多店面的服装卖不出去,在2012年,关店数量高达1821家,李宁公司也因此积压了大量库存。

另外一方面,体育服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边是高端市场的阿迪、耐克,一边是与其定位相近的安踏等。

李宁品牌可谓是“腹背受敌”。

为了重新赢得市场,李宁放弃中老年市场,设计风格对准年轻人,出了一款90后李宁。

可当时最大的90后也才20岁,很多人都不具备真正的消费力。转型失败后,李宁品牌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在转型失败、市场竞争激烈、库存积压的情况下,李宁公司连续3年亏损超31亿元。

甚至有网友这么评价李宁品牌:穿出去相亲都会被人拒绝。

面对这种情况,公司股东、高管纷纷要求李宁重新出来坐镇。因为他们认为,让创始人出场,不仅能稳定军心,还能义无反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李宁没有办法,不得不重新出山,他说:“人生难免高潮和低潮,现实很痛苦,我的压力很巨大。”

在回归后,李宁开了一个大会。一位老员工回忆道,过去他都是以慈祥的形象对着我们,那天开会他十分严峻。

在亏损严重的情况下,李宁进行了严格的成本控制。

其中有个细节体现了这点,之前李宁公司每年都在香港香格里拉、JW万豪大酒店召开业绩会。

在李宁回归后,李宁换到了中环的写字楼会议室。

除此外,广告市场推广费用他也砍掉了2.1亿元,管理咨询费用砍掉近一半3700万,出差和招待费用也减少1600万元。

在企业处于危机之下,李宁还不得不进行裁员,实行管理扁平化,省掉2600万元的员工成本。

另外,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李宁开通了微博,并抓住热点话题、跟明星合影等,迅速积累300万粉丝,为公司推广活动起到很大的作用。

并且,他把公司核心业务进行转移,将电商作为重点去发展,还非常注重利用互联网。

以“韦德中国行”的球鞋设计为例,李宁征集了来自全国1000多个精彩的设计稿,并由韦德钦定冠军,实现“互联网+”策略。

在李宁的一系列操作下,2015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430万。

可以说,这笔对李宁公司来说微小的盈利,是李宁严格控制成本省出来的。

外界总有人说,李宁的回归有“救火”之意,甚至用“起死回生”来形容。

但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李宁并不认可自己对公司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在他看来,虽然自己没有直接掌管公司,但也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52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