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太纺织公司的颜色管理部,张贵的手上拿着一打从生产流水线上抽样的布料仔细对比着,在普通人眼中看起来颜色差不多的布料,在张贵的眼中却每一张都不一样,或深或浅,有的染得完美,有的却有所缺陷。找到这些色差、瑕疵的原因,再对染色的原料、工序进行调整,精益求精,就是张贵的工作之一。
年,张贵负责主持并完成了“一种尼龙织物的生产工艺”项目,此项技术完成一缸布节约两缸水、节时1.5小时。对于这个在染色工艺中节约了六成水的项目的成功,张贵感到很开心:“感觉自己为社会做了贡献。”
张贵:为布料染色节约六成水调整工序为社会节水节电
年,湖北人张贵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位于南沙的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工作。目前,他主要负责染整生产技术和经编样品开发,优化旧的生产模式及精益生产。年12月,张贵取得了染整高级工程师职称,至今曾参与多项染色工序的改进与布料的设计,获得了不少专利和奖项。“我刚来的时候,公司染色的成功率只有不到80%,很多布料都需要再度漂染,这对水电、材料都是一种再度的消耗。但是现在我们有标准的配方系统、稳定的工艺路线,再加上自动化的系统,成功率能够达到96%。”
年,张贵负责主持并完成了“一种尼龙织物的生产工艺”项目,此项技术完成一缸布节约两缸水、节时1.5h,每年创收万元,此项成果已于年1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以前我们染好色之后还要再进行色牢度的定色这么一个步骤,我想法将两个步骤合并起来,以前是三缸水染一缸布,现在只用一缸水染一缸布了。”对于自己的成就,张贵感到开心而荣耀,在他看来,这是节水节电“为社会做贡献”。
同年,张贵还负责主持并完成了“一种超细涤纶织物的染色方法”项目,此项技术克服了超细涤纶染花、疋差等品质问题,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他还负责主持并完成了“一种中深色涤纶织物的染色方法”项目,此项技术采用板式热交换器代替传统助剂清洗,节省化料成本20%,节水节电15%,节能环保,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自学钻研布料发明
在获得的那么多专利和奖励中,让张贵感到最为自豪的是,他曾重要参与的三次布料研发,都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纺织之光”内衣创新贡献奖。“这是我们这一行荣耀最高的奖励。”张贵拿着一块获奖的面料告诉记者,“这种布料摸着很舒服,适合做内衣,适当调整比例工序还可以做运动衣。满足消费者的更高要求的穿着体验。”
记者了解到,工作不忘学习,张贵平时会订购一些国内外的专业期刊,对印染的工序,布料的弹力、压力进行研究。“一种新型的面料问世,研发时间短的话要一两个礼拜,长则三个月,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耿旭静董业衡黎旭阳通讯员陈斐曈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黎旭阳耿旭静董业衡通讯员南宣李夏同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叶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