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小学一年级会在下午2:30-3:00放学,对于孩子们来说,从下午3点到晚上6点这段时间其实是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怎样利用好这段时间让孩子的放学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又全面发展呢?有这些事情可以做!
一、学习复习
虽然小学学校老师不强制安排作业,但是老师们也通常会给孩子们交代一下今天的任务,或者是复习课堂内容,或者是练习拼音,或者是做做计算题。任务量通常都是30分钟之内可以完成的。作为家长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优良习惯,放学后第一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才是开始其他的文体活动。
二、体育锻炼
科学家研究表明,每天下午2时-5时是人类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体育运动和健身训练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不仅不易疲劳,而且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也较低。根据北京市小学一年级体育考试项目,一共有50米、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三个项目,其中跳绳为加分项。那么,利用放学后的运动黄金时间进行锻炼可谓事半功倍。在5米、坐位体前屈和1分钟跳绳三个项目中,跳绳门槛最低、对运动场地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只要孩子穿号运动服装、运动鞋即可。
三、阅读时间
目前小学教育对阅读项目日益重视,家附近的社区图书馆就成为了孩子们度过放学后时间的绝佳场所,社区图书馆一般都设有少年儿童专区,有的图书馆还根据学生年龄进行了分了,通常都是免费借阅。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对理解语文课文、提高写作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好处,如果能够坚持每天有效阅读1小时,相信孩子的语文就不用家长发愁了。
四、人际交往
记得笔者小时候,每天放学都会和同学们在临近的社区玩耍、或者到同学家一起写作业,不仅可以互相督促完成作业,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往往由家长带领着在小区活动,孩子之间没有太多直接的单独交流。小学放学后的时间,就完全属于同龄的孩子了。同年级、同班的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培养沟通、交流能力,为融入社会踏出第一步。
五、兴趣学习
随着特长生标准的提高和名额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兴趣学习回归到了“兴趣”的本质上。这其实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切实的减负。笔者建议家长们可以在幼儿园阶段,给孩子多报一些兴趣班,范围甚至可以天马行空一些,不管是马术、冰球、橄榄球等体育项目,还是民族、芭蕾、拉丁等舞蹈项目,或者音乐、美术等艺术项目,都起到一个了解孩子兴趣方向的作用。到了小学阶段,就可以选择一到两个方向进行深入培养。
以上就是关于放学后黄金三小时的建议,不知道家长们还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