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闯关大玩家再进阶21世纪商业评论

文/韩璐编辑/谭璐

年7月27日的上海,黄浦江边外滩万国建筑一侧,搭起了一个超大的露天T台,百架无人机摆开阵势。晚上8时,一场划时代的时装秀,在这里进行。

作为北京年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安踏带来了“北京年冬奥会特许商品国旗款运动服装”产品,包括国旗经典、国家队装备、星系列以及生而不息四个系列的特许商品。“国旗款运动服”在当晚亮相,这是国内首次在被授权的商品上直接使用中国国旗。

北京年冬奥会特许商品国旗款运动服装发布现场

在被疫情打乱的年,安踏的这场秀,张扬又自信,有来自品牌的自信,也是一次对体育行业的提振。

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坦承,与往年相比,今年充满变数,办一场大型活动很难。

但对安踏来说,是值得坚持的、正确的事,不仅能输出焕然一新的品牌形象,更是给行业一个信号,可以继续前进冲锋的信号。

对于安踏品牌来说,这场新品盛宴,是一次被重新认知的机会。从年起成为中国奥委会赞助方,年成为北京年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以来,安踏将奥运情缘、运动精神从竞技场带向了普通消费者。

作为市值中国第一、在全球位居前列的体育用品集团,安踏在专业运动领域的科技创新、材料研发、产品设计方面的积累与沉淀,可以在秀场肆意表达。

实际上,安踏品牌也走在新征途之上,经历着全方位的焕新与蝶变。在诸多看起来逆势、非本能的选择里,今年的安踏品牌站上了起跳台,筹谋又一次质的飞跃。

明确自我认知,安踏究竟是谁?

每一次起跳,实际来自一次蛰伏蓄力。即将“三十而立”的安踏品牌,刚好正处于一个新的路口,所面对的情况复杂且具挑战性。

由于疫情的影响,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在国内外的库存都出现了大量积压,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复苏,它们都以中国市场倾销为主。折扣、低价之下,直接冲击了国产品牌的中高价位产品。

消费升级背景下,安踏在全方位重塑品牌,提升年轻消费群体,都市白领及中产阶级顾客占比,全面提升商品品质和品牌形象。

只是“上行”并不容易。如果仅靠产品价格提升,新客群转化尚未明朗,低价市场反被竞品见缝插针,整体市场份额不升反降,再打折销售,又会降低终端盈利能力。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终端资金链出现问题,会影响下一季订货情况,恶性循环,不仅达不到升级目的,还会输了原有优势。

安踏集团执行董事、专业运动品牌群CEO吴永华并不讳言,疫情之下,很多隐约的痛点被加速呈现了。略显尴尬的境地,安踏亟须一次绝地反击。安踏品牌要开启一场“以科技引领的极致品质价值”的变革,从品牌气质到专业运动属性,从消费定位到商业模式,都要做全面的变革。

安踏集团执行董事、专业运动品牌群CEO吴永华

《孙子兵法》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商场如战场,讲究谋定而后动,认真思考和确定战略是制定战术的前提。对品牌来说,胜负不是市场份额这么简单,而在于抢占消费者心智。

在吴永华看来,安踏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与国际品牌在同一个卖场时,为什么消费者会走进安踏的店?

营销大师艾·里斯曾说,通过聚焦,对企业和品牌的各个部分进行取舍并集中资源,才能避免品牌定位沦为传播概念。

对安踏来说,需要树立起一个有力的标签。于是,年初,安踏在内部提出了新的品牌关键词:聚焦专业运动。拆解这六个字,“专业运动”,是安踏品牌想要强调的。

下沉or升级,数据还原商业真相

今年2月,安踏集团决定建立大数据团队,同时将电商运营管理部职能合并进去。安踏集团数据研究副总裁贺康城表示:“我们需要在变幻的格局下,运用不断大幅度增长的数据,综合用于决策支持,为趋势与方向判断提供依据。”

在国际品牌通过降价降维打击国产品牌,导致国产品牌普遍增速低迷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总结会,有一些声音建议,安踏品牌走下沉路线。

当时,贺康城和团队在做一项分析,将安踏的线上线下各种购物数据、搜索数据、会员信息,以及各城市终端门店销售额做了综合比对。

“我们的分析显示,安踏主品牌在线上搜索的人群分布在前30座一二线城市,搜索量巨大,北上广深等一线以及准一线城市都排在最前面,销售额贡献占比近半。安踏儿童的消费群一二三线城市占比更超过了60%。安踏儿童消费群是典型的品质时尚消费群,相对于同品牌的成人更加高阶,是品牌升级的基础。”

贺康城认为,Z时代年轻人群的流失是安踏品牌的重要痛点。Z世代用户与都市的年轻白领,对于专业和时尚要求高,对于品质、技术也有更高的需求。“消费升级而不是下沉,才是安踏品牌的突围之路。而在执行上,这意味着安踏品牌的价位段不但可以向下延伸,更可以向上延伸。”

北京年冬奥会特许商品国旗款运动服装

在传统品牌战略中,往往是单一设定,线性推进,品牌为自己设立标签,再触达目标客群。可如今安踏的做法,是通过多面触点的数据,呈现完整的战略构想,用画像标签反向推动品牌全新定位。

安踏的数据研究团队有两大关键发现:首先,线上与线下消费群的共同诉求,是希望安踏的产品更具技术含量,更有高级感;其次,鞋和服饰的价格敏感性不同,在消费市场承压时,鞋是很好的战略品类。而做好服装,可以在线上和线下都支持更高的连带率,从而保住客单价。

在这个思路下,安踏品牌喊出了新定位:以科技引领,打造极致品质价值的专业运动品牌。“专业运动”作为安踏的DNA,再次成为安踏新征途的起点和边界。贺康城认为:“在未来重建增长点的过程中,发掘新的品类机会和场景机会,是最重要的增长动力源。”

吴永华将安踏未来之路化繁为简,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早已没有几线城市之分,只要消费者有这个需求和痛点,安踏就坚持去满足和解决,挖深做透,并做到线上线下全链路贯通,就能形成品牌的护城河。

“我们希望大家记住,安踏是一家专业的体育用品公司,是靠专业成长起来的。安踏也是一家科技引领型的公司,坚持核心价值观,不做商品抄袭,不做为了低价而牺牲产品质量的商品,不做消费者利益点不清晰的产品创新。”吴永华说。

爆款=(科技+颜值+故事)/合适的价格

安踏品牌回归专业运动的背后,是反思,是重塑,是希望从消费者“买得起”变成“想要买”的品牌,是将标签从“性价比”改为“极致价值”的过程。

产品是品牌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最好“语言”。

在安踏,产品被分为篮球、综训、跑步、生活、女子等一系列不同场景。吴永华说:“我们就在‘专业运动、科技引领、极致价值’12字方针指导下,从‘内容、颜值、科技’三个维度去实践,细化各类渠道开店标准,提升渠道质量,把每个场景的属性做到最好。”

针对产品,安踏设置了新公式:极致价值=(科技+颜值+故事)/合适的价格。这个公式成了安踏品牌的产品法则,亦是爆款方法论,渗透在安踏品牌旗下的篮球、综训、跑步与运动生活四大品类事业部中。

安踏今年的第一款明星产品C37软跑鞋,是该公式最好的诠释者。5月18日零时,安踏C37软跑鞋在天猫官方旗舰店首发,1秒内双首批上架产品被一抢而空,1天内订单达到1双,不到一周,0双预售库存售罄,表现超越预期。

对于此前涉足较少的软弹市场,安踏品牌从材料选择、产品设计到渠道推广,做了一次全新尝试,团队只需要践行一个原则——给消费者需要的极致价值。

C37项目总负责人、鞋快反业务部总监李燕表示,消费者对于“软底”的偏好在增加,但要做到“软弹”并不简单。按“邵氏硬度”值,传统跑鞋的硬度普遍是55度左右,软一点的在43-48度。

随着度数下降,摩擦力降低,在跑步时接触力、抓地力不够,对于正在成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并不利于健康。

另外,对于长距离跑动,软底的稳定性和承压力不够好。因此,很多鞋款初上脚时,脚感柔软舒适,却因为忽略缓震效果,往往是“软而不弹”。

37度,是安踏材料团队历时三年,超过数万次反复盲测体验后,在柔软与支撑之间取得最大平衡的度数,背后是材料科技和制造工艺的突破。

因为消费者对柔软度的需求,C37有了诞生的机会。又因为消费者对科技与专业的要求,C37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而C37真正的引爆,也来自于对消费者的精准分析与捕捉。

C37软跑鞋

电商零售市场部策划高级经理聂向楠的电商团队发现,安踏天猫旗舰店的主流消费人群,60%以上为男性,其中近75%为95后和00后。他们具备一定审美要求,有运动需求,爱好科技又追求专业。

在清晰的画像下,安踏针对C37的营销打法不再是以往的传统明星代言、社交媒体传播,而是专注聚焦客群、找到精准渠道。首批营销主打男性,提出了“最优解”的理念,也强调了安踏的三大护城河:科技引领、专业运动、极致价值。

新品的名字是直接、具象且酷感十足的量化数据“C37”,确定了“软得刚刚好”的Slogan,预示着产品的专业软度概念,不到元的到手价,切中了年轻男性对于科技感与性价比的追求。

吴永华说,C37的成功让团队意识到,好的产品加上让人尖叫的内容,打造与消费者共鸣的商品和故事,就是正确的模式。

产品破圈,国旗印上服装,球鞋价格近千

C37之后,7月发布的国旗款系列,再次为安踏品牌带来了一波热潮。安踏让普通人感受到真正世界级标准的专业运动科技,分享国旗荣耀。在安踏内部,为国旗款特别成立了尖货事业部。

安踏篮球品类事业部总经理蔡之本是国旗款产品的直接带头人,据其介绍,在打造国旗款系列产品中,将材料科技、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等进行了全方位优化。

9月,安踏品牌又马不停蹄地上线了克莱-汤普森系列签名鞋的最新成员:KT6。

这款以“高山流水”为主题的球鞋,定价元,实现了安踏篮球鞋的价位提升。除了抢眼的设计,最突出的就是科技感,搭载的“3DFLOW”科技系统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7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