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的孩子容易有抑郁倾向看完这组老照

前些日子,接教育部通知: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这还真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我们反面一想,这也说明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很普遍了。

70后、80后的童年缺吃的、少穿的,可是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是非常少的。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这个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时代,心理健康却容易出现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组老照片,带你走进70后、80后的童年,看看他们是怎么样过童年的。

有一位名字叫秋山亮二的日本摄影师,他有一本《你好,小朋友》的影集,真实地记录了39年前,孩子们平凡而又快乐的童年。

①课间10分钟,孩子们都在干嘛呢?

下课了,操场上的架子上,爬满了男孩、女孩。教室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拍卡片的吆喝声,有掰手腕的加油声,还有孩子们的追逐打闹声……从课间的欢乐气氛,也看得出来,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并不大。

②80后孩子玩的游戏,大多数都是体力活。

老鹰抓小鸡、踢房子、抓石子、跳皮筋,只要有一个宽敞的场地、孩子们自制的简单器材,孩子们就快乐地玩起来。那些已经把皮筋举起来的跳法,又要有体力,还要讲究技巧,孩子们像“小运动员”一样充满了信心和取胜的决心。

③放学回家的孩子,大多都是自己走路回去,还能边走边玩。

现在一个学校放学,一公里之外你都能感觉到,因为会堵车啊!家长们一人一辆车,学校门口更是水泄不通。

三十多年前,可没有那么多汽车,孩子们放学以后,女孩们手挽着手,男孩们搂着肩膀,一边走路,一边诉说着一天的学习和趣闻,放学回家的路上,也是一个小小的演讲会呢!不着急回家,因为没有繁重的家庭作业,也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辅导班等着孩子。

④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

以前,孩子的六一儿童节特别简单,没有摄影师录像,没有精彩的表演和整齐划一的服装、道具。孩子们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觉得就是最美的那一个人。

⑤一年四季,大自然都会赋予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夏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季节,喝一瓶玻璃瓶的汽水、吃一块井水里的西瓜,再来一根白白的冰棍,孩子们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秋天里,是大人忙碌的季节,孩子当然也不能闲着,摘棉花、拾豆子、掰玉米,每一个孩子的脸上流着汗水,也带着丰收的喜悦。

那时候的冬天可真冷,但是也挡不住孩子们的热情,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奔跑着打雪仗、滚雪球,再一起堆一个大大的雪人,还有的孩子们会自制一副雪橇,划着、摔着、笑着……

这本影集出版以后,日本的媒体是这样报道的:在中国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不知何时忘记了的,朴素的笑容、率直的眼眸、那种融入风景的安详而舒展的快乐。

那时候时间仿佛很多,多到我们有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们的生活很简单,简单到没有忧伤和烦恼。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珍贵,可是他们的童年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a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孩子的脊背。

现在小学一年级孩子的作业,有的都可以难倒家长,孩子需要学习的知识量,远远超过了他们可以承受的难度和数量。孩子沉沉的书包,压弯了孩子们的脊背,真的令人心疼。。

b各种补习班占据了孩子们的周末。

周末是用来休息的时间,可是孩子比平时还要忙,各种补习班加兴趣班,孩子像赶场一样在路上奔波,坐在车上的时候,才可以休息一下。

c一副副眼镜架在了孩子们的脸上。

过度用眼学习、沉迷网络世界,很多年幼的孩子早早地就把近视镜戴在了脸上。除了在看书,就是看电视、看手机,孩子的眼睛太累了。

d患心理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

今年的3月份,中科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年中国有24.6%的青少年存在心理抑郁的问题。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

如何让笑脸重新回到孩子的脸上,我觉得除了国家出手的“双减”,家长在自己的心里也确实要给孩子减轻负担,少给孩子报一点兴趣班,多带孩子爬爬山、跑跑步,让孩子的课余时间重新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你们说对吗?

——推荐阅读——

1.如果你想了解写作变现方面的消息,可以看下面这篇文章:

3年前二胎宝妈“一穷二白”,硬是靠这份副业实现了财务自由

2.如果你想系统地了解如何带娃,可以观看并收藏以下这篇育儿宝典:

如果你家有娃,这是一本能用得上的“育儿宝典”,家长可收藏备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9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