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这两年运动休闲风比较盛行,这就直接带动了运动休闲类服装的流行,特别是具有某些特定功能性的服装更是受到市场的追捧。但是由于服装的一些功能的定义及性能的评定还没有权威的标准鉴定,于是各种各样的功能性标签就在运动休闲服装上泛滥,有些可能真的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有些可能直接就只是个噱头。
为了适应这种服装细分种类的要求,这两年国家和行业已经在开始制定一些服装功能性的评定标准,如吸湿快干速干衣、防水透湿冲锋衣、防紫外线皮肤衣等。从7月1号开始,一项新的纺织品功能性评定标准FZ/T-《纺织品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标准又要开始正式实施了,这对规范市场上功能性纺织品虚假宣传的乱象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介绍服装的防水透湿功能时,我们说这个功能的实现是利用了水在液态和气态时分子直径大小的不同来实现的,那么一件服装如何才能做到既能防风有可以透湿呢?毕竟风与湿气在表象上来说都是以气态存在的。
在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风?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是代表气流运动的物理量。所以虽然风的主体是空气,但并不是身边存在的空气都形成风!只有运动着的空气才能形成风。评价风的两个重要指标是风速和风向,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式要么能减弱空气运动的速度、要么能分散空气运动的方向,这都可以称之为防风。
与防水透湿功能获得的方法相同,纺织品防风透湿功能的获得也可以通过织物结构与后处理获得。
织物结构方面,与防水透湿的原理是一样的,也是通过加大织物的紧密度或者加大织物的厚度,这样可以减弱空气的穿透,从而达到防风的目的,而湿气照样可以在纤维的间隙之间穿透。
后处理方面同样也是通过多微孔膜复合或亲水涂层来实现的。
在防水透湿功能介绍时,我说过亲水性涂层是通过封闭织物表面的毛孔来实现防水的,而透湿则是通过亲水涂层中亲水性基团的搬运把水汽从浓度高的一面搬到浓度低的一面。同样的道理,织物表面的毛孔都封闭了,水滴不可以通过,风当然也就被挡住了,透湿照样在亲水性基团的搬运下进行,所以用亲水性涂层来处理的纺织品都同时具有防水、防风、透湿的功能,只是因为亲水性基团的搬运效率没水汽直接挥发快,所以纺织品的透湿性往往不会太好。
用多微孔膜来实现防风与透湿时,这里的多微孔膜与防水透湿中使用的多微孔膜会有所不同。要实现防水透湿,只要微孔膜上孔的直径在水滴与水汽之间,一层膜往往就能满足既防水又透湿。但是如果要实现防风透湿功能,则一层多微孔膜就不能胜任了!因为多微孔膜可能对空气的运动会产生一定的阻拦,但以一定速度运动着的空气还是可以穿过微孔进入服装内部而让人感到风感。如果我们能让多层微孔膜相互错位重叠,这样风穿过第一层膜后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再穿过下一层膜时又会改变,这样层层减弱最后就消散于无形,从而实现了防风的目的。防风透湿微孔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使微孔膜中孔的通道变得曲折迂回,从而使得进入微孔中高速运动的空气减速变向,最终消失于无形,而湿气是靠浓度梯度驱动的,曲折的通道不会影响湿气的挥发。
纺织品的防风性能是通过纺织品的透气率来评定的,是指在规定的试验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曲直通过试样的速率;纺织品的透湿性能是通过纺织品的透湿率来评定的,其定义与防水透湿功能中的相同。FZ/T-《纺织品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标准根据服装防风透湿性能的高低,将服装分成三个等级:
3级产品具有优异的防风透湿性能,其透气率要求不高于10mm/s,透湿率不低于g/m2*24h;
2级产品具有较好的防风透湿性能,其透气率要求不高于50mm/s,透湿率不低于g/m2*24h;
1级产品具有一般的防风透湿性能,其透气率要求不高于mm/s,透湿率不低于g/m2*24h。
标准规定,对于耐久性产品,其洗前与洗后都必须达到相应性能级别的技术要求。
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特别是在冬季或喜欢去高寒地区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服装的防风、防雨、透湿性能几乎是必须的,所以下次再选购这类产品时一定要看标签上产品功能性的适用标准以及功能性的等级。